百度 眩晕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央广网上海8月2日消息(记者林馥榆)《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

记者从8月1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根据《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商务合作区在综合保税区、海关监管区和口岸限定区域管理制度基础上,叠加特定封闭区域人员跨境流动便利化政策措施和商务服务功能,将“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制度从货物向自然人拓展。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区位图(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规划面积约0.88平方公里,东临浦东国际机场,南接上海东站。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局副局长吴群峰介绍,“到2025年底,将完成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封闭验收,商务合作区基本功能落地运行。到2028年,实现商务合作区全域封闭运作,完成重点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到2030年,全面建成商务合作区。”

在便利人员进出方面,商务合作区允许全球各国持有效邀请的受邀人员,免办签证等入境许可进入,一次入区可停留30天,并可根据需要申请延期。境外人员在区内可叠加适用口岸签证、过境免签等便利化政策,从商务合作区进入上海市区或境内其他地区。境内人员可以通过办理通行凭证入区。

通气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在便捷行李物品管理方面,商务合作区对入区境外人员携带的合理自用物品给予充分便利,仅开展安全准入和动植物检疫监管。对境内人员携带需复带出区的物品,入区前可通过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便捷登记,出区时凭登记信息对符合要求的物品实施快速验放。

在实施货物高效管理方面,商务合作区对进出境和进出区的货物,海关参照综合保税区政策实施管理,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保税、退税政策和相应的免税政策,区内保税货物自由流转。区内配套的商业服务企业从国内市场采购的物资,采用卡口登记模式便捷进出区。

吴群峰指出,商务合作区依托在人员、货物、设备等方面的政策创新,为企业提供国际商务交流和科技合作的全链条服务,赋能企业在商务交流、跨境研发、专业服务等方面的全球化布局。

编辑:沈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