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刚刚离校的关键节点。为全力推进下半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7月31日,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召开全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视频会,部署推进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要求坚决完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实现90%以上,“四类重点人群”困难毕业生联系率、“3+1”结对率、有就业意愿的就业(见习)率实现三个百分百的目标任务。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今年以来,四川人社系统会同相关部门前移服务端口,大力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六进”校园活动,上半年全省举办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会640场次,提供岗位60.74万个。6月下旬至7月上旬,针对毕业去向落实率较低的高校和专业,密集举办“小而美、专而精”招聘会106场,提供岗位17.94万个,达成意向1.68万人次。目前,青年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还面临不少困难挑战。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需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决定在全省开展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集中提供政策落实、实名登记、职业指导、招聘对接、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就业服务,力争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年底前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攻坚行动如何落实推进到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将通过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台账,开展人社专员“敲门行动”,摸清情况底数和服务需求,做到一帮到底、不漏一人。同时,依托全省就业创业信息系统,及时记录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情况,实现数据全入库、过程全记录、服务全跟踪。密集举办行业性、专业性、区域性招聘会,搭建更多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平台。围绕重点产业链、重大工程项目、重大资金投向就业领域,大力培育拓展市场化就业空间,同时抓好政策性岗位挖潜,组织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创新实施地方服务项目,支持青年基层就业。
攻坚行动将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和残疾毕业生等“四类重点人群”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延续实施每名困难毕业生由1名县(市、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负责人、1名乡镇(街道)负责人和1名职业指导师“3+1”结对帮扶,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优先提供职业指导,优先推荐优质就业岗位,优先开展技能培训、就业见习和求职能力实训。对市场化渠道难以就业的,统筹运用公益性岗位安置,力争实现联系率、“3+1”结对帮扶率、有就业意愿的实现就业(见习)率“三个百分百”。(记者 刘春华)

关注精彩内容